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排名发布:2025年全国最新院校排行榜名单揭晓
2024年交通运输专业全国大学排名权威解读
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院校排行榜,交通运输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高校包括北京交通大学(北京交大)、长安大学(长安大)、西南交通大学(西南交大)、同济大学(同济)、中南大学(中南)、东南大学(东南)等。这些院校在专业建设、师资力量与行业影响力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。

全国高校交通运输专业排名详情
2024年软科版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排名基于权威数据编制,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其中,北京交通大学(北京交大)荣登榜首,长安大学(长安大)与西南交通大学(西南交大)分列第二、三位,同济大学(同济)、中南大学(中南)及东南大学(东南)紧随其后,共同构成行业第一梯队。
| 学科专业 | 院校名称(简称) | 评级等级 | 全国排名 | 所在城市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交通运输 | 北京交通大学(北京交大) | A+ | 1 | 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长安大学(长安大) | A+ | 2 | 西安 | 
| 交通运输 | 西南交通大学(西南交大) | A | 3 | 成都 | 
| 交通运输 | 同济大学(同济) | A | 4 | 上海 | 
| 交通运输 | 中南大学(中南) | A | 5 | 长沙 | 
| 交通运输 | 东南大学(东南) | A | 6 | 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(北航) | A | 7 | 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大连海事大学(大连海大) | A | 8 | 大连 | 
| 交通运输 | 武汉理工大学(武汉理工) | A | 9 | 武汉 | 
| 交通运输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(南航) | A | 10 | 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华南理工大学(华南理工) | A | 11 | 广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吉林大学(吉大) | A | 12 | 长春 | 
| 交通运输 | 长沙理工大学(长沙理工) | A | 13 | 长沙 | 
| 交通运输 | 上海海事大学(上海海大) | A | 14 | 上海 | 
| 交通运输 | 石家庄铁道大学(石家庄铁大) | A | 14 | 石家庄 | 
| 交通运输 | 合肥工业大学(合工大) | B+ | 16 | 合肥 | 
| 交通运输 | 重庆交通大学(重庆交大) | B+ | 17 | 重庆 | 
| 交通运输 | 华东交通大学(华东交大) | B+ | 18 | 南昌 | 
| 交通运输 | 中国民航大学(中国民航大) | B+ | 19 | 天津 | 
| 交通运输 | 江苏大学(江大) | B+ | 20 | 镇江 | 
| 交通运输 | 兰州交通大学(兰州交大) | B+ | 21 | 兰州 | 
| 交通运输 | 东北林业大学(东北林大) | B+ | 22 | 哈尔滨 | 
| 交通运输 | 苏州大学(苏大) | B+ | 23 | 苏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大连交通大学(大连交大) | B+ | 24 | 大连 | 
| 交通运输 | 集美大学(集美) | B+ | 25 | 厦门 | 
| 交通运输 |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(西安建大) | B+ | 26 | 西安 | 
| 交通运输 |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(上海工程大) | B+ | 27 | 上海 | 
| 交通运输 | 南京林业大学(南京林大) | B+ | 28 | 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昆明理工大学(昆明理工) | B+ | 29 | 昆明 | 
| 交通运输 | 中国农业大学(中国农大) | B+ | 30 | 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(中飞院) | B+ | 31 | 德阳 | 
| 交通运输 | 山东科技大学(山东科大) | B+ | 32 | 青岛 | 
| 交通运输 | 浙江师范大学(浙师大) | B+ | 33 | 金华 | 
| 交通运输 | 山东理工大学(山东理工) | B+ | 34 | 淄博 | 
| 交通运输 | 西华大学(西华) | B+ | 35 | 成都 | 
| 交通运输 | 青岛理工大学(青岛理工) | B+ | 36 | 青岛 | 
| 交通运输 | 福州大学(福大) | B+ | 37 | 福州 | 
| 交通运输 |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(沈阳航大) | B+ | 38 | 沈阳 | 
| 交通运输 | 内蒙古大学(内大) | B+ | 39 | 呼和浩特 | 
| 交通运输 | 广东工业大学(广工) | B+ | 40 | 广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宁夏大学(宁大) | B+ | 41 | 银川 | 
| 交通运输 |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(天津职师大) | B+ | 42 | 天津 | 
| 交通运输 | 河南农业大学(河南农大) | B+ | 43 | 郑州 | 
| 交通运输 | 河南科技大学(河南科大) | B+ | 44 | 洛阳 | 
| 交通运输 | 浙江农林大学(浙江农林) | B | 45 | 杭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山东交通学院(山东交院) | B | 46 | 济南 | 
| 交通运输 | 福建理工大学(福建理工) | B | 47 | 福州 | 
| 交通运输 | 辽宁工业大学(辽宁工大) | B | 47 | 锦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南京工程学院(南京工程) | B | 49 | 南京 | 
| 交通运输 | 太原科技大学(太原科大) | B | 50 | 太原 | 
| 交通运输 | 淮阴工学院(淮阴工院) | B | 51 | 淮安 | 
| 交通运输 | 华北理工大学(华北理工) | B | 52 | 唐山 | 
| 交通运输 | 无锡学院(无锡学院) | B | 53 | 无锡 | 
| 交通运输 | 厦门理工学院(厦门理工) | B | 53 | 厦门 | 
| 交通运输 | 常州工学院(常州工院) | B | 55 | 常州 | 
| 交通运输 |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(郑州航院) | B | 56 | 郑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内蒙古工业大学(内工大) | B | 57 | 呼和浩特 | 
| 交通运输 | 广东海洋大学(广东海大) | B | 58 | 湛江 | 
| 交通运输 | 江苏理工学院(江苏理工) | B | 59 | 常州 | 
| 交通运输 | 西藏大学(藏大) | B | 59 | 拉萨 | 
| 交通运输 |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(湖南交院) | B | 61 | 衡阳 | 
| 交通运输 |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(广东技师大) | B | 62 | 广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广州航海学院(广州航院) | B | 62 | 广州 | 
| 交通运输 | 黑龙江工程学院(黑龙江工程) | B | 64 | 哈尔滨 | 
| 交通运输 | 西南林业大学(西南林大) | B | 65 | 昆明 | 
| 交通运输 |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(八一农大) | B | 66 | 大庆 | 
| 交通运输 |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(西南交大希望) | B | 66 | 成都 | 
| 交通运输 | 广西科技大学(广西科大) | B | 68 | 柳州 | 
| 交通运输 | 广西警察学院(广西警院) | B | 69 | 南宁 | 
| 交通运输 | 吉林建筑大学(吉林建大) | B | 70 | 长春 | 
| 交通运输 | 贵州理工学院(贵州理工) | B | 71 | 贵阳 | 
| 交通运输 | 西安航空学院(西安航院) | B | 72 | 西安 | 
| 交通运输 | 蚌埠学院(蚌埠学院) | B | 73 | 蚌埠 | 
| 交通运输 | 青海民族大学(青海民大) | B | 74 | 西宁 | 
| 交通运输 | 山东航空学院(山东航院) | B | 74 | 滨州 | 
注:评级等级中A+代表顶尖水平,A为优秀级别,B+与B分别为良好与中等水平,类比于学术领域的“金牌”、“银牌”与“铜牌”梯队。表格数据基于2024年软科排名,所有数值与专业术语均严格保留。
整体来看,本次排名涵盖75所高校,其中A+级别院校2所,A级别13所,B+级别29所,B级别31所。各院校在专业特色、区域影响力与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多元化格局,为考生提供了丰富选择。
顶尖院校专业实力解析
北京交通大学(北京交大):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领军者,该校专业积淀深厚,覆盖铁路、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等关键方向。师资团队荟萃行业专家,实验平台领先国际,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备受追捧,职业发展通道宽广。
长安大学(长安大):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,该校专业教学与科研成果丰硕,构建了完善的实践培养体系。毕业生广泛服务于交通规划、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等领域,就业竞争力持续领先。
西南交通大学(西南交大):素有“中国交通工程师摇篮”之称,该校拥有顶尖的师资力量与科研基础设施。人才培养成果显著,毕业生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,职业前景明朗。
同济大学(同济):专业布局覆盖道路、铁路、航空与水运全领域,课程体系科学完整。注重校企协同创新,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突出。毕业生综合素质备受业界肯定。
中南大学(中南):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,专业方向囊括铁路、公路及城市交通系统。通过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养模式,输出大量复合型交通人才,用人单位反馈积极。